小 麦
本周我省小麦平均收购价格保持平稳。
一、市场价格监测
全省粮油市场价格监测数据显示,本周我省小麦(国标三等)平均收购价格为1.473元/斤,与上周持平,较去年同期下跌0.080元/斤,跌幅5.15%;平均出库价格为1.492元/斤,较上周下跌0.001元/斤,跌幅0.07%,较去年同期下跌0.083元/斤,跌幅5.27%。
分市看,廊坊收购价格为1.51元/斤,唐山收购价格为1.50元/斤,石家庄收购价格为1.49元/斤,沧州、保定收购价格为1.48元/斤,邯郸收购价格为1.47元/斤,邢台收购价格为1.46元/斤,辛集收购价格为1.45元/斤,衡水收购价格为1.44元/斤,定州收购价格为1.43元/斤。
本周我省重点监测购销企业小麦平均入库价格为1.484元/斤,较上周下跌0.003元/斤;平均出库价格为1.497元/斤,较上周下跌0.003元/斤。其中永清县冀宏粮油购销有限公司收购价格最高,为1.53元/斤,衡水和平国储粮库有限责任公司收购价格最低,为1.425元/斤。
二、市场动态报道
1、现货市场:10月31日,河北地区:衡水深州地区面企普麦净粮进厂价1.51元/斤左右;邢台地区面企普麦净粮进厂价1.50-1.515元/斤左右;邯郸地区面企普麦净粮进厂价1.50-1.52元/斤左右。河南地区:商丘地区面企普麦净粮进厂价1.52元/斤左右;周口地区面企普麦净粮进厂价1.52-1.53元/斤左右;遂平地区面企普麦净粮进厂价1.54元/斤左右;新乡地区面企普麦净粮进厂价1.525元/斤左右。山东地区:菏泽地区面企普麦净粮进厂价1.52元/斤左右;临沂地区面企普麦净粮进厂价1.515元/斤左右;聊城地区面企普麦净粮进厂价1.505元/斤左右;青岛地区面企普麦净粮进厂价1.50-1.52元/斤左右。安徽地区:亳州地区面企普麦净粮进厂价1.53元/斤左右;江苏地区:兴化地区面企普麦净粮进厂价1.515元/斤左右;宿迁地区面企普麦净粮进厂价1.50元/斤左右。
2、期货市场:11月1日,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软红冬小麦期货收盘略微上涨,截至收盘,12月期约收高5.5美分,报收561.75美分/蒲式耳;3月期约收高4.25美分,报收589.50美分/蒲式耳;5月期约收高4.75美分,报收607.75美分/蒲式耳。
三、市场分析
本周我省小麦市场运行平稳,市场购销博弈相对均衡,购销企业和面粉企业的收购价格基本稳定,具体分析如下:
一是玉米价格下跌继续抑制小麦行情。由于小麦、玉米关联性较强,价格上相互作用,玉米价格的持续下跌,对小麦市场的支撑减弱,抑制了小麦价格的上行空间,削弱小麦价格的看涨预期。另外,由于玉米价格持续下跌,饲料养殖企业对麸皮的需求明显下降,利空麸皮价格走势。
二是小麦行情下行有支撑,上行有阻力。从供给看,经过近半年多渠道持续消耗后,质优小麦余量进一步减少,持粮主体惜售意愿增强,对小麦市场行情形成支撑,行情下行难度较大。从需求看,下游面粉市场需求疲软态势难改,厂家开机率维持中低水平,主要优先消化原粮库存,以降低库存压力,小麦采购力度偏弱,行情上行阻力也较大。
三是小麦市场价格底部仍有支撑。综合今年的小麦产量、进口量、上年结余量、政策性储备轮换数量、饲料消费量、面粉加工用量等供需因素,我国小麦整体供大于求的基本面依旧。但受今年小麦量质分化的现实情况影响,区域性不平衡和阶段性供求矛盾既是小麦价格底部的支撑,又是质优麦获得涨价的契机。
总的来看,现阶段小麦市场无明显的利好和利空影响因素,预计后期小麦市场将面临供给多元、消费单一的局面,小麦行情大概率维持在当前区间呈窄幅波动走势。
玉 米
本周我省玉米市场价格小幅下降。
一、市场价格监测
全省粮油市场价格监测数据显示,本周我省玉米平均收购价格为1.334元/斤,较上周下跌0.015元/斤,跌幅1.11%,较去年同期下跌0.038元/斤,跌幅2.93%;平均出库价格为1.355元/斤,较上周下跌0.016元/斤,跌幅1.18%,较去年同期下跌0.038元/斤,跌幅2.89%。
分市看,张家口、邯郸、承德收购价格较高,为1.36元/斤;石家庄为1.35元/斤;廊坊、唐山、沧州为1.34元/斤;保定、邢台、辛集为1.33元/斤;衡水为1.32元/斤;秦皇岛收购价格较低,为1.28元/斤。
本周我省重点监测购销企业玉米平均入库价格为1.338元/斤,较上周下跌0.023元/斤,平均出库价格为1.352元/斤,较上周下跌0.024元/斤。其中隆化县安州粮食储备有限公司收购价格最高,为1.42元/斤,昌黎国家粮食储备库收购价格最低,为1.28元/斤。
二、市场动态报道
1、现货市场:11月2日,哈尔滨地区新玉米收购价格为1.19-1.20元/斤,长春地区玉米出库价格为1.27-1.28元/斤,山东青岛地区贸易商玉米收购价格为1.32元/斤,饲料企业玉米收购价格为1.39元/斤。
2、港口方面:11月2日,锦州港地区水分15%玉米收购价1.30-1.31元/斤。鲅鱼圈港地区水分14.5%玉米收购价1.30-1.31元/斤。广东蛇口港地区东北玉米收购价格在1.35-1.36元/斤。
3、期货市场:11月2日,芝加哥期货交易所玉米期货收盘下跌,成交最活跃的12月期约交易区间在469.50美分到477美分。11月2日大商所玉米主力合约收盘价1.274元/斤。
三、市场分析
在新季玉米增产基本确定以及天气较往年偏高,粮源不利保管等多种原因推动下,基层卖粮的积极性偏高,市场迎来一波新粮集中上量,而贸易商看空后市,随收随走,饲料和深加工企业需求不强,随用随采,导致玉米行情震荡下行,具体分析如下:
一是国内玉米新作供应宽松格局形成。国内新作增产预估数据再次调高,农业农村部玉米供需报告显示,在预计收获面积环比持平的情况下,预估2023/2024年度玉米新作单产为6570公斤/公顷,月环比增加75公斤/公顷,同比增加134公斤/公顷。因此,预估玉米产量为2.8823亿吨,月环比增加329万吨,同比增产1103万吨,消费和出口数据月环比没有变化。当前国内玉米收获基本进入尾声,相较于9月,农村农业部10月对玉米新作的产量预估更接近真实情况。
二是饲企积极建库支撑玉米价格。下游需求不旺,主因是看空猪市抑制饲料消费,尽管加工业积极建库,但拉涨需求有限。按照饲料生产规律,每年在9月达到高产之后,生产的饲料产量将会下滑。当前生猪养殖利润表现亏损,猪市供应偏高以及腌腊备货需求预期下滑,供应过剩预期导致生猪养殖企业愿意低价出栏,屠宰开工率和冻品库容率上升,猪存栏量减少将降低饲料消费,抑制饲用企业采购玉米需求。农村农业部预期消费旺季会拉涨猪价,猪市行情转好将带动饲用企业多采购玉米。
三是中美签订农产品贸易合同,增加国内进口低价美国玉米数量。据有关消息,10月23日中美企业在美国举行的中美可持续农产品贸易论坛上签订十余份农产品贸易合同,签署协议的企业涉及中粮国际和嘉吉等多家公司。在此之前,今年中国在进口玉米总量有所下滑的同时,减少了对美国玉米的采购。美国农业部预估,美国玉米新作同比增产3392万吨,12月船期的到岸完税价为1.144-1.168元/斤,进口利润偏高,贸易合同的签订或将增进口低价美国玉米数量。
总的来看,受玉米增产、进口预期增加和需求不足的影响,预计短期内玉米现货价格仍有偏弱空间,但下跌速度或放缓。
成品粮
一、面粉
全省粮油市场价格监测数据显示,本周我省集贸市场面粉(富强粉,25公斤/袋)平均批发价为1.94元/斤,与上周持平,较去年同期下跌0.01元/斤,跌幅0.51%;平均零售价为2.04元/斤,与上周持平,较去年同期下跌0.01元/斤,跌幅0.49%。
从本周报价看,承德、张家口地区面粉批发均价较高,为2.08-2.12元/斤,其他地区面粉批发均价在1.80-2.01元/斤。重点超市面粉(富强粉,10公斤/袋)五得利品牌平均零售价为2.74元/斤,较上周上涨0.01元/斤,批发市场面粉(富强粉,25公斤/袋)五得利品牌平均批发价为1.85元/斤,与上周持平。
本周我省面粉市场价格保持平稳。小麦价格略有下降,但依然处于高位,高成本压力支撑面粉价格维稳运行。麸皮价格受玉米价格持续下跌,以及猪价下降导致的饲料需求偏弱等因素影响继续趋弱运行。10月31日,邯郸地区30粉出厂价1.80-1.82元/斤,60-70粉出厂价1.74-1.76元/斤,麸皮出厂价0.89-0.90元/斤;邢台地区30粉出厂价1.80-1.84元/斤,60粉出厂价1.72-1.76元/斤;石家庄地区30粉出厂价1.79-1.82元/斤,50-60粉出厂价1.74-1.77元/斤,麸皮出厂价0.90元/斤。
预计短期内我省面粉价格将以平稳运行为主。
二、大米
全省粮油市场价格监测数据显示,本周我省集贸市场东北圆粒粳米(25公斤装)平均批发价为2.48元/斤,较上周下跌0.01元/斤,跌幅0.40%,较去年同期下跌0.01元/斤,跌幅0.40%;平均零售价为2.61元/斤,与上周持平,较去年同期下跌0.01元/斤,跌幅0.40%。
从本周报价看,承德、衡水批发均价较高,在2.60-2.74元/斤之间,其他地区在2.30-2.59元/斤之间。重点批发市场大米平均批发价格为2.41元/斤,与上周持平。重点超市大米(金龙鱼)平均零售价格为3.96元/斤,较上周上涨0.02元/斤。
分析影响后期价格走势的主要因素有:
一是南方双季晚稻接续上市,新稻谷价格高位调整。南方双季晚稻收获上市,新季中晚稻供应进一步增加,新稻供应形势逐步趋于宽松,购销热度有所减弱。当前贸易商、加工企业采购新稻比较谨慎,基本按需择优采购。稻谷价格整体保持高位趋稳运行态势,部分区域略有涨跌。
二是大米市场消费减弱。大米市场氛围不佳,米企订单不多,多以谨慎补库为主,叠加原粮成本高企,米价下行压力加大,稻强米弱行情凸显。
三是各国继续调整政策,国际米价涨跌互现。受今年国际米价持续上涨影响,大米进口国也纷纷调整政策应对本国粮食安全问题,以逐步减缓国际米价上涨对本国的冲击。例如印尼计划全面停止大米进口,主要依靠本国稻谷单产水平提高应对稻米缺口。
总的来看,预计短期国内大米市场仍将以平稳运行为主。
三、豆油(小包装)
全省粮油市场价格监测数据显示,本周我省集贸市场豆油(小包装5L/桶)平均批发价格为6.14元/斤,较上周下跌0.02元/斤,跌幅0.32%,较去年同期下跌0.27元/斤,跌幅4.21%;平均零售价格为6.63元/斤,较上周下跌0.02元/斤,跌幅0.30%,较去年同期下跌0.29元/斤,跌幅4.37%。
本周我省超市豆油(金龙鱼,小包装5L/桶)平均零售价格为7.11元/斤;批发市场豆油(小包装5L/桶)平均批发价格为5.73元/斤。
期货市场:周四,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大豆期货连续第三个交易日收盘上涨,截至收盘,11月期约收高12.75美分,报收13.04美元/蒲式耳;1月期约收高13.25美分,报收13.28美元/蒲式耳;3月期约收高13.25美分,报收13.42美元/蒲式耳。
分析后期影响国内豆油市场的主要因素:
一是国产大豆方面,中储和地储继续拍卖陈粮,市场供应有所增加。产区农户依旧表现谨慎,下游需求一般,导致市场上货情况稍显平稳。南方大豆市场成交量较弱,贸易商上货积极性一般。由于大豆市场供应充足,价格在短期内预计以稳为主,此外基层农户种植广泛,市场刚需进度较慢,叠加国储陈粮持续拍卖以及国内大豆市场偏弱的局面,市场心态缺乏利多消息支撑。
二是进口大豆方面,新季美豆陆续上市,中国加大美豆进口,11-12月大豆到港预期增加。油厂开工有望回升高位,豆油供应相对宽松;需求端看,终端一般在春节前一个月前后开启备货,因此预计在年底前国内需求难有明显增加,因此四季度整体国内供需格局偏宽松,对价格形成一定压力。
三是豆粕方面,虽说主要油厂豆粕出现略微下降,但较2022年同期增加达54万吨,比过去三年同期均值增加25万吨,仍处于历史同期高位水平。目前已经进入第四季度一年中豆粕需求最为旺盛的季节,除了饲料养殖企业随买随用的采购策略及生猪和肉鸡养殖普遍亏损的情况下,市场大多认为今年四季度传统消费旺季对豆粕的需求数量或不及往年同期,加之后期到港大豆数量增多,豆粕供应预期充足,豆粕价格或继续维持震荡调整的行情。
总体来看,预计短期内国内豆油价格或将呈偏弱走势。
四、花生油(小包装)
全省粮油市场价格监测数据显示,本周我省集贸市场花生油(小包装5L/桶)平均批发价格为14.17元/斤,较上周下跌0.01元/斤,跌幅0.07%,较去年同期下跌0.02元/斤,跌幅0.14%;平均零售价格为15.14元/斤,较上周下跌0.01元/斤,跌幅0.07%,较去年同期上涨0.02元/斤,涨幅0.13%。
本周我省超市花生油(鲁花,小包装5L/桶)平均零售价格为17.47元/斤,较上周上涨0.12元/斤。批发市场花生油(小包装5L/桶)平均批发价格为15.05元/斤,较上周上涨0.12元/斤。
分析后期影响花生油市场的主要因素:
一是花生产区整体上货量维持低位,其中东北产区刚需补货客商略有增多,交易价格趋于稳定,但因上货少,交易量较为有限。河南产区目前交易仍以稳弱为主,局部交易价格轻微回落,但幅度已经不大。二是河北滦县花生产区农户继续惜售,上货量零星,下游少量补货,交易清淡,价格稳弱维持。目前308统货米价格在5.15-5.30元/斤,小日本统货米价格在4.35-4.45元/斤。
总体来看,预计近期花生油价格将呈稳定态势。